药食同源:“民间圣果”桑葚
2023-04-21

桑葚  ,又叫桑果、桑枣、桑葚子、乌葚等  ,是桑树的成熟果实  ,有黑色  ,红色  ,白色三种果色。早在5000多年前  ,我国就开始了蚕桑农业  ,而桑树所结的果实便是桑葚。由于桑葚喜湿润  ,喜日照富足的环境  ,所以品质较好是山东和新疆南疆所生产。《诗经》中即有“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的描述  ,其营养价值极高  ,在古代曾是皇帝御用补品。桑葚果未成熟时为绿色  ,逐渐生长变为白色、红色  ,成熟后为紫红色或紫黑色  ,一般以紫红色为佳。

桑葚,桑葚的作用,桑葚的营养价值

一、桑葚的作用

《本草拾遗》记载其能“利五脏枢纽  ,通血气  ,久服不饥”。《滇南本草》称其“益肾脏而固精  ,久服黑发现目”。《本草纲目》中提及桑椹“捣汁饮  ,解酒中毒;酿酒服  ,利水气  ,消肿”。食可以生吃、酿酒、做果酱等  ,久服黑发现目  ,是滋阴、补血、生津、润燥、通便的佳品  ,药用价值极高  ,宜滋补养生  ,改善体虚和亚健状态。中医学认为  ,桑椹性寒  ,味甘、酸  ,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

1、补肾固精:桑葚适用于肾虚精亏导致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潮热冷汗、耳鸣耳聋、五心烦热。

2、乌发生发:适用于未老先衰、须发早白、头发脱落、眉毛稀疏和斑秃、头发枯萎的病人。

3、补血养血: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视物昏花、面色苍白。

4、调经止痛:月经量少或量过多、淋漓不尽可用桑葚调治。

5、养颜防衰:适用于眼圈发黑、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皱纹较多。

6、宁心安神:适用于精血不足、心失所养导致的心悸健忘、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7、通便润肠:用于精血不足所导致的大便干结、数日不解、腹胀。

8、预防血管硬化:桑葚中含有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脂肪酸等。桑葚中含有富厚的白藜芦醇  ,能降低血小板聚集  ,从而预防动脉硬化。

9、防癌抗癌:桑葚中含有大量芦丁  ,芦丁可阻止结肠癌的形成  ,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具抗炎、抗病毒作用。


二、桑葚的营养价值

桑葚富含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钾、钙、磷、卵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胡萝卜素、钠等  ,富含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  ,还有易于吸收的多糖、维生素、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含有150多种化合物  ,其中主要活性物质为花色苷类化合物、白藜芦醇、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类  ,以及粗卵白、灰分、粗纤维、游离酸、可溶性无氮物等。白藜芦醇主要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桑葚中多糖含量约为9.42%  ,是免疫调治和滋阴补血等补益功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桑葚的食用要领

1、桑葚酒:桑葚1斤  ,白酒2斤  ,冰糖100克。将桑葚摘去坏的、脏的  ,加盐浸泡半小时  ,清洗洁净充实控干水分;倒入洁净的容器中;一层桑葚  ,一层冰糖  ,装满后倒入白酒  ,密封生存。

2、桑葚酱:桑葚1斤  ,白糖30克  ,柠檬汁30克  ,麦芽糖40克。桑葚加盐冲洗洁净  ,去脏去梗;桑葚加白糖搅拌均匀  ,静置一小时以上;静置后的桑葚与桑葚汁倒入不锈钢锅中;大火烧开  , 转小火  ,倒入柠檬汁;小火慢熬  ,搅拌均匀  ,果汁变少时  ,加入麦芽糖;不时搅拌  ,制止粘锅  ,果汁收干即可。

3、桑葚膏:桑葚400克、枸杞、红枣圈、白糖100克。新鲜桑葚果用盐水淘洗洁净  ,剪掉尾部的梗;冰糖、枸杞、红枣圈依次倒入锅中;冰糖熬化后小火慢熬  ,不时搅拌  ,防止粘锅;熬至多余水干后关火  ,将桑葚膏装入容器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四、食用桑葚的禁忌

1、孕妇、产妇、婴幼儿慎吃。

2、未成熟的不能吃  ,对肠胃刺激较大  ,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过敏等。

3、桑葚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  ,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

4、忌用铁器煮桑葚  ,因为会剖析酸性物质  ,跟铁发生化学反映。

5、桑葚含有较多的胰卵白酶(卵白酶的一种)抑制物——鞣酸  ,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因此少年儿童不宜多吃。


(声明:本文仅为科普文章  ,无产物宣传等其他广告、诱导内容)

药食同源:“民间圣果”桑葚

桑葚  ,又叫桑果、桑枣、桑葚子、乌葚等  ,是桑树的成熟果实  ,有黑色  ,红色  ,白色三种果色。早在5000多年前  ,我国就开始了蚕桑农业  ,而桑树所结的果实便是桑葚。由于桑葚喜湿润  ,喜日照富足的环境  ,所以品质较好是山东和新疆南疆所生产。《诗经》中即有“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的描述  ,其营养价值极高  ,在古代曾是皇帝御用补品。桑葚果未成熟时为绿色  ,逐渐生长变为白色、红色  ,成熟后为紫红色或紫黑色  ,一般以紫红色为佳。

桑葚,桑葚的作用,桑葚的营养价值

一、桑葚的作用

《本草拾遗》记载其能“利五脏枢纽  ,通血气  ,久服不饥”。《滇南本草》称其“益肾脏而固精  ,久服黑发现目”。《本草纲目》中提及桑椹“捣汁饮  ,解酒中毒;酿酒服  ,利水气  ,消肿”。食可以生吃、酿酒、做果酱等  ,久服黑发现目  ,是滋阴、补血、生津、润燥、通便的佳品  ,药用价值极高  ,宜滋补养生  ,改善体虚和亚健状态。中医学认为  ,桑椹性寒  ,味甘、酸  ,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

1、补肾固精:桑葚适用于肾虚精亏导致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潮热冷汗、耳鸣耳聋、五心烦热。

2、乌发生发:适用于未老先衰、须发早白、头发脱落、眉毛稀疏和斑秃、头发枯萎的病人。

3、补血养血: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视物昏花、面色苍白。

4、调经止痛:月经量少或量过多、淋漓不尽可用桑葚调治。

5、养颜防衰:适用于眼圈发黑、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皱纹较多。

6、宁心安神:适用于精血不足、心失所养导致的心悸健忘、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7、通便润肠:用于精血不足所导致的大便干结、数日不解、腹胀。

8、预防血管硬化:桑葚中含有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脂肪酸等。桑葚中含有富厚的白藜芦醇  ,能降低血小板聚集  ,从而预防动脉硬化。

9、防癌抗癌:桑葚中含有大量芦丁  ,芦丁可阻止结肠癌的形成  ,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具抗炎、抗病毒作用。


二、桑葚的营养价值

桑葚富含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钾、钙、磷、卵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胡萝卜素、钠等  ,富含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  ,还有易于吸收的多糖、维生素、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含有150多种化合物  ,其中主要活性物质为花色苷类化合物、白藜芦醇、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类  ,以及粗卵白、灰分、粗纤维、游离酸、可溶性无氮物等。白藜芦醇主要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桑葚中多糖含量约为9.42%  ,是免疫调治和滋阴补血等补益功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桑葚的食用要领

1、桑葚酒:桑葚1斤  ,白酒2斤  ,冰糖100克。将桑葚摘去坏的、脏的  ,加盐浸泡半小时  ,清洗洁净充实控干水分;倒入洁净的容器中;一层桑葚  ,一层冰糖  ,装满后倒入白酒  ,密封生存。

2、桑葚酱:桑葚1斤  ,白糖30克  ,柠檬汁30克  ,麦芽糖40克。桑葚加盐冲洗洁净  ,去脏去梗;桑葚加白糖搅拌均匀  ,静置一小时以上;静置后的桑葚与桑葚汁倒入不锈钢锅中;大火烧开  , 转小火  ,倒入柠檬汁;小火慢熬  ,搅拌均匀  ,果汁变少时  ,加入麦芽糖;不时搅拌  ,制止粘锅  ,果汁收干即可。

3、桑葚膏:桑葚400克、枸杞、红枣圈、白糖100克。新鲜桑葚果用盐水淘洗洁净  ,剪掉尾部的梗;冰糖、枸杞、红枣圈依次倒入锅中;冰糖熬化后小火慢熬  ,不时搅拌  ,防止粘锅;熬至多余水干后关火  ,将桑葚膏装入容器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四、食用桑葚的禁忌

1、孕妇、产妇、婴幼儿慎吃。

2、未成熟的不能吃  ,对肠胃刺激较大  ,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过敏等。

3、桑葚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  ,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

4、忌用铁器煮桑葚  ,因为会剖析酸性物质  ,跟铁发生化学反映。

5、桑葚含有较多的胰卵白酶(卵白酶的一种)抑制物——鞣酸  ,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因此少年儿童不宜多吃。


(声明:本文仅为科普文章  ,无产物宣传等其他广告、诱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