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蔬菜香  ,上桌吃光光
2017-03-31

1.jpg

春日蔬菜香  ,上桌吃光光 

春雨一过  ,世界哗的一下就绿了。水灵灵的野菜  ,嫩生生的豆荚  ,那些平日里不愿轻易抛头露面的小鲜“菜”们  ,如今都在菜场摊位上排排坐好  ,乖乖期待着主顾翻牌子。


食材选择 

蔬菜是春天的主角  ,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行少的食物之一  ,可提供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季  ,餐桌上自是离不了蔬菜。



2.jpg

1.清炒秋葵山药 

原料:山药300g、秋葵200g、干黑木耳10g。        

功效: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卵白质等  ,经常食用可资助消化、增强体力、掩护肝脏、健胃整肠;山药益肝、健脾、和胃、补肾、降糖消渴、养阴补虚;秋葵、山药、黑木耳的组合是净化肺腑、提升免疫力的最佳组合  ,三者都是清爽简单的味道  ,就像三位谦谦君子。


2.芦蒿炒香干 

原料:芦蒿1把(约300g)、香干1块。

功效:芦蒿是春天应景的蔬菜  ,农谚有“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六月当柴烧”  ,芦蒿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对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香干含有富厚的卵白质、维生素、钙、铁、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较高  ,芦蒿炒香干清香、鲜美  ,脆嫩爽口  ,营养富厚。


3.葱油蚕豆 

原料:蚕豆350g、小葱200g。

功效:蚕豆味甘、微辛  ,归脾、胃经  ,有治疗脾胃不健、水肿等病症的功效。


3.jpg

1.多食甜  ,少食酸 

春为肝气适时  ,凭据中医五行理论  ,肝属木  ,脾属土  ,木土相克  ,即肝旺可伤及脾  ,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效。鉴于此  ,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  ,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  ,能补益脾气  ,故可多吃一点  ,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2.饮食要养阳 

阳  ,是指人体阳气  ,中医认为“阳气者  ,卫外而为”  ,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守卫作用  ,可使人体坚固  ,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  ,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  ,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工具。葱、蒜、韭菜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1.jpg

春季里来百花香

 春天万物生发、冷暖不均会给人们带来肝气郁结、消化不良等烦恼  ,中医认为  ,万物相生相克  ,解铃还须系铃人  ,春季的烦恼可以用春花来解。鲜花不仅可供观赏  ,还可用于防病养生  ,以花入馔  ,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恩的方式。


食材选择 

民间有“春吃鲜花夏吃果  ,秋食野菌冬喝汤”的说法。鲜花的烹饪原则是以清淡为主  ,不宜煎炸  ,也不宜放过多的调料  ,应尽量保持花自己的色香味。虽然现在“吃花”盛行  ,但相对而言  ,能食用的花卉还是极少的  ,一定要弄清所选的花能否食用。



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别吃鲜花。此外  ,夹竹桃、曼陀罗、五色梅、文殊兰、一品红、马蹄莲、虎刺等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甙类物质及种种生物碱  ,误食会引起食物中毒或过敏反映。



2.jpg

1.百合花白果糯米粥

原料:百合花8朵、糯米60g、白果60g。

功效:润肺止咳、养阴清热  ,扩张微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  ,养颜抗衰老。



2.洋槐花包子

原料:洋槐花500g、五花肉400g、面粉350g。

功效:槐花香甜可口,美味稽食,富含多种营养身分,具有养颜美容,维持体型,掩护肠胃的功效  ,是天然的“肠道警察”。



3.桃花粥

原料:桃花4g(干品2g)、粳米l00g。

功效:桃花有补心、活血、生津涤热之作用;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解毒;将此二物共煮成粥  ,适用于肠胃燥热便秘。


3.jpg

1.春天梳头益处多

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  ,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  ,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  ,体现为毛孔逐渐舒展  ,循环系统功效加强  ,代谢旺盛  ,生长迅速。春天梳头正是切合春季养生强身的要求  ,能通达阳气  ,宣行郁滞  ,疏利气血。



2.适当春炼好惬意

春季的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  ,散步所在以选择河边湖旁、公园之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好  ,宜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  ,时间的是非也要顺其自然  ,应以劳而不倦  ,见微汗为度;放鹞子时  ,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  ,可到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对神情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均有祛病养生的作用。



3.美也不宜露脚踝

脚踝虽然并不起眼  ,可是上面漫衍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如果温差较大  ,脚踝部位血管会突然收缩  ,感受神经会泛起应急反映  ,滑膜可能会泛起水肿、充血等症状。中医有春捂秋冻的说法  ,脚踝对于温度较为敏感  ,所以春季要掩护好脚踝  ,注意养生、保健  ,以免受凉使抗病能力下降。



愿朋友们健康常伴左右  ,天天快乐无忧!


春日蔬菜香  ,上桌吃光光

1.jpg

春日蔬菜香  ,上桌吃光光 

春雨一过  ,世界哗的一下就绿了。水灵灵的野菜  ,嫩生生的豆荚  ,那些平日里不愿轻易抛头露面的小鲜“菜”们  ,如今都在菜场摊位上排排坐好  ,乖乖期待着主顾翻牌子。


食材选择 

蔬菜是春天的主角  ,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行少的食物之一  ,可提供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季  ,餐桌上自是离不了蔬菜。



2.jpg

1.清炒秋葵山药 

原料:山药300g、秋葵200g、干黑木耳10g。        

功效: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种黏性液质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卵白质等  ,经常食用可资助消化、增强体力、掩护肝脏、健胃整肠;山药益肝、健脾、和胃、补肾、降糖消渴、养阴补虚;秋葵、山药、黑木耳的组合是净化肺腑、提升免疫力的最佳组合  ,三者都是清爽简单的味道  ,就像三位谦谦君子。


2.芦蒿炒香干 

原料:芦蒿1把(约300g)、香干1块。

功效:芦蒿是春天应景的蔬菜  ,农谚有“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六月当柴烧”  ,芦蒿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对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香干含有富厚的卵白质、维生素、钙、铁、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较高  ,芦蒿炒香干清香、鲜美  ,脆嫩爽口  ,营养富厚。


3.葱油蚕豆 

原料:蚕豆350g、小葱200g。

功效:蚕豆味甘、微辛  ,归脾、胃经  ,有治疗脾胃不健、水肿等病症的功效。


3.jpg

1.多食甜  ,少食酸 

春为肝气适时  ,凭据中医五行理论  ,肝属木  ,脾属土  ,木土相克  ,即肝旺可伤及脾  ,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效。鉴于此  ,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  ,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  ,能补益脾气  ,故可多吃一点  ,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2.饮食要养阳 

阳  ,是指人体阳气  ,中医认为“阳气者  ,卫外而为”  ,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守卫作用  ,可使人体坚固  ,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  ,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  ,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工具。葱、蒜、韭菜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1.jpg

春季里来百花香

 春天万物生发、冷暖不均会给人们带来肝气郁结、消化不良等烦恼  ,中医认为  ,万物相生相克  ,解铃还须系铃人  ,春季的烦恼可以用春花来解。鲜花不仅可供观赏  ,还可用于防病养生  ,以花入馔  ,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恩的方式。


食材选择 

民间有“春吃鲜花夏吃果  ,秋食野菌冬喝汤”的说法。鲜花的烹饪原则是以清淡为主  ,不宜煎炸  ,也不宜放过多的调料  ,应尽量保持花自己的色香味。虽然现在“吃花”盛行  ,但相对而言  ,能食用的花卉还是极少的  ,一定要弄清所选的花能否食用。



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别吃鲜花。此外  ,夹竹桃、曼陀罗、五色梅、文殊兰、一品红、马蹄莲、虎刺等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甙类物质及种种生物碱  ,误食会引起食物中毒或过敏反映。



2.jpg

1.百合花白果糯米粥

原料:百合花8朵、糯米60g、白果60g。

功效:润肺止咳、养阴清热  ,扩张微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  ,养颜抗衰老。



2.洋槐花包子

原料:洋槐花500g、五花肉400g、面粉350g。

功效:槐花香甜可口,美味稽食,富含多种营养身分,具有养颜美容,维持体型,掩护肠胃的功效  ,是天然的“肠道警察”。



3.桃花粥

原料:桃花4g(干品2g)、粳米l00g。

功效:桃花有补心、活血、生津涤热之作用;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解毒;将此二物共煮成粥  ,适用于肠胃燥热便秘。


3.jpg

1.春天梳头益处多

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  ,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  ,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  ,体现为毛孔逐渐舒展  ,循环系统功效加强  ,代谢旺盛  ,生长迅速。春天梳头正是切合春季养生强身的要求  ,能通达阳气  ,宣行郁滞  ,疏利气血。



2.适当春炼好惬意

春季的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的大好时光  ,散步所在以选择河边湖旁、公园之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好  ,宜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  ,时间的是非也要顺其自然  ,应以劳而不倦  ,见微汗为度;放鹞子时  ,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  ,可到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对神情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均有祛病养生的作用。



3.美也不宜露脚踝

脚踝虽然并不起眼  ,可是上面漫衍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如果温差较大  ,脚踝部位血管会突然收缩  ,感受神经会泛起应急反映  ,滑膜可能会泛起水肿、充血等症状。中医有春捂秋冻的说法  ,脚踝对于温度较为敏感  ,所以春季要掩护好脚踝  ,注意养生、保健  ,以免受凉使抗病能力下降。



愿朋友们健康常伴左右  ,天天快乐无忧!